"); //-->
艾新博盛投资合伙人 曹幻实 (左) 安纳芯半导体董事长 谢志峰(右)
绕开5G开发6G,俄罗斯能否做到?
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对全球产业链有何影响?
产业周期波动,未来的市场趋势怎么样?
跨国联合,中韩合作共赢的局面有多大?
点击收听大咖谈芯现场实录↓↓↓
大咖谈芯 | 开发6G俄罗斯能做到吗?芯片四方联盟对全球产业链有何影响?
绕开5G开发6G,俄罗斯能否做到?
幻实(主播):欢迎大家关注芯片揭秘,我是主播幻实。本期我们与谢博一起来探讨最近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这段时间国际上关于芯片的舆论还是挺多的,有一个话题是“如何看待俄罗斯决定绕过5G直接开发6G网络?俄罗斯目前的移动通讯技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其实今年在国际局势上俄罗斯可以说比较引人关注,这样技术角度方面的问题谢博您怎么看?
相关新闻报道 (图源:手机中国)
谢志峰(主讲人):其实不仅是俄罗斯,有很多国家和地区也觉得如果5G做不好不如直接开发6G网络,这种思路是很正常的。但实际上每一代的技术都是一种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个人的观点是要做6G还是需要用到原先5G的积累。比方说我国,历史上从1G、2G基本都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等到3G、4G才开始爆发,到5G时已经能够领跑。俄罗斯的经济实力跟中国、美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技术积累也不如欧洲其他国家,想要迎头赶上就会想要布局6G技术,因此从研发的角度来说是合理的,把资金用在刀口上。但俄罗斯是否有如此先进的技术地位来跳过5G直接做6G,还是值得商榷的。
幻实(主播):毕竟建设5G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年我们为了搭建5G****、采购芯片已经花了不知多少亿,可见无论怎样发展,通信是要靠强大的资金实力来支撑的,未来要看俄罗斯能否在能源上赚更多钱来投入通信技术了。
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
对全球产业链有何影响?
幻实(主播):下一个问题也是关于国际形势的:美国要求韩国参与芯片四方联盟,中国外交部回应希望韩方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其实所谓四方联盟我们之前也一直在关注,它会对我国芯片行业的产业格局产生什么影响?请谢博给大家做一下解读。
韩国总统尹锡悦(左二)陪同 美国总统拜登(左一)视察三星半导体工厂 (图源:网络)
谢志峰(主讲人):其实芯片产业链是一个全球产业链,并不是一个国家或者少数几个国家就能做的。关于芯片四方联盟,我想大家都会有自己的观点。总体来看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大家都在做各种各样的结盟,不止芯片产业,在其他经济体里也有不同的联盟,例如G20、G7、金砖国家等,东南亚也有联盟,而联盟的目的是集中力量做大事。
实际上芯片四方联盟里的“四方”都是由美国选择的,选择的依据在于它们都是芯片产业里比较强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实际上也应该在这方面建立自己的阵容,也去主导建立一个芯片方面的联盟,让自己更加强大,而不是仅靠自力更生。
其实我一直强调最好是全球联盟,大家一起来干这个事儿,仅靠少数几个国家是不行的。今天提到的韩国相对而言是个小国家,但它的存储芯片实力很强,尤其是三星、SK海力士能够占到约50%~70%的市场,这恰恰是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四方联盟的原因。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芯片市场,按理说任何国家只要和中国联盟做芯片都会获益,我们有强大的需求。所以韩国处在为难和纠结的境地,加入了美国主导的四方联盟能不能再加入中国的联盟呢?我们也可以搞东亚联盟,联手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一起来做。我认为全世界互通有无才是最好的一种联盟方式,就是所谓命运共同体。这件事究竟会怎么发展下去?我们作为产业人其实并没有办法左右,我依然坚持我的观点:参与的国家和地区越多才越容易成功,少数几个国家没有办法解决全部问题。
幻实(主播):如果美国真要和韩国等四方联盟,对于我们中国半导体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激励,大家更有动力去努力地制造国产芯片,让国内的供应链更加安全。
产业周期波动,未来的市场趋势怎么样?
幻实(主播):下一个事件也是近期发生的:7月30日国际半导体协会SEMI在最新一期的硅片行业季报中提到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的硅晶圆出货量已经超过了第一季度,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5%,但是这么强劲的需求也依然受限。谢博帮我们解读下,您觉得未来的半导体市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您又怎么看待这种趋势?
SEMI季报数据 (图源:网络)
谢志峰(主讲人):要了解这个趋势就要看半导体产业的历史。在过去60年的历史中,半导体产业是周期性发展的,也就是说它会有这种波峰、波谷的起伏。最近几年发展的都很好,那么现在走下行也是很正常的一个周期性表现。因为之前都处于持续高涨状态,那么这次下行就会比较惨烈,会调整的比较多,而未来还会再起来的。
在下行过程中,硅晶圆的需求一定也会下降。所以这里需要谨慎的扩产,但不能停止扩产。因为根据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来看,触碰到谷底后还会再起来,甚至每到达一次谷底,下一次的高峰就会更高,谷底也会往上走。
我们要乐观地看到未来的希望,不应该看到现在的不景气而慌张,要相信下去的一定还会上来。短期的不景气也许会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对产业有影响,而长期来说,我们还是很看好这个产业。
幻实(主播):半导体已经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了,我相信用硅的机会是越来越大的,包括硅基上应用的其他材料,机会也会非常大。
跨国联合,中韩合作共赢的局面有多大?
幻实(主播):蜻蜓FM上有一位粉丝给我们留言,他说我们在韩国有很多小型的IP设计公司资源,把这些公司的技术资源导入到中国市场来进行相关业务的承接,在有资金和市场的情况下,并购且吸收他们来中国工作是否可行?看来关注我们的粉丝都比较有国际视野,请谢博解答一下他的提问。
谢志峰(主讲人):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和中国相比是很不同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因为韩国相对来说是个比较小的国家,举国之力支持的只有两家芯片巨头公司,一个是三星,另一个是SK海力士。这两家公司主要做存储芯片,是排名世界第一、第二的公司。但是除此之外韩国的半导体公司都很小,没有“第三名”。它们都属于非常小众的IP设计服务公司,多数情况下是为三星和SK海力士做服务的。
幻实(主播):也就是说它的供应链都是本土的一些小公司来支撑的。
谢志峰(主讲人):对,中国对这些公司来说很有吸引力,包括日本。其实有很多资源我们也可以引进,因为我们也有需要发展的IP方面产品,市场很好,只是文化不同、语言不通,如何对接?这是比较难的问题。
幻实(主播):对小公司来说,他们很希望能够找到更大的市场,可跟中国合作又会有其他的顾虑。
谢志峰(主讲人):这就是语言的问题、文化的问题,并购公司后再吸引他们的团队到中国工作是否可行?完全可行。其实有一个很好的案例:上市公司东芯半导体有些非常强大的技术团队就来自韩国。也是给大家提供一种先例,很多公司可以去学习,从海外引进这方面的经验是完全可行的,一些公司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东芯半导体科创板上市公告书 (图源:东芯半导体官网)
中芯国际早期的设计服务部门很多都是从韩国过来的,包括其中一位负责人,他是韩国华侨,负责引进韩国的技术人员。所以我认为这方面要充分发挥韩国华侨的作用。无论是把IP公司引进到中国还是并购一些公司,都需要有桥梁,最好是既会说韩语又懂中国文化的人从中参与。所以我觉得如果有这方面的机会,无论是韩国的设计公司、IP公司还是中国芯片企业,都该积极欢迎和拥抱这种机会。
幻实(主播):好的,如果有这方面的海外技术团队或者是相关的华侨想回国进行技术转移,又或者是想要寻找中国的市场,都可以和我们芯片揭秘取得联系,我们在国内和很多半导体的公司都建立了连接,也非常愿意做这种桥梁和对接,帮助产业做得越来越好。本期的热点交流就是这样了,欢迎大家持续的关注我们,我们在芯片揭秘等着你。
谢志峰(主讲人):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美国在今年3月倡导的“芯片四方联盟”是最近的热点话题。据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预测,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6065亿美元,单看亚太地区(除日本外)的市场规模就有3797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62.60%。实际上,半导体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全球化的布局,美、日、韩等国虽然在核心技术、先进工艺等方面有先发的优势,但仅仅依靠少数国家和地区来牵制全球产业未来的方向还为时尚早。
中国的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近年来占比逐渐提升,一方面要加强自信,找到适应行业周期发展的节奏,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另一方面要格局深远,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产业化进程中,推动世界半导体继续向前发展。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