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国产车规芯自给水平究竟如何?车规芯片圈内人为你揭秘
芯片揭秘 | 2023-06-24 21:01:00    阅读:438   发布文章


国产车规芯片自给率究竟处于何种水平?


幻实(主播):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武汉梦芯科技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许斌先生,南京汇聚新材料董秘余凯先生,云途半导体首席战略官张伟女士,裕太微电子车载BU业务总监李爽先生,一起来探讨国产车规级芯片自主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先请集微嘉宾介绍一下各自企业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方向。


李爽(嘉宾):我是裕太微电子车载BU的负责人。裕太微电子的主要产品是汽车以太网芯片,车载业务是我们一直深耕的战略方向。裕太微目前有将近300人的研发团队,在车规领域已经达到百万批次的年出货量,并且PPM值可以达到0。我认为做汽车芯片企业要想落地,质量管控要达到让客户满意的程度,公司才能走得更稳,才能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本土客户或者是以后的国际客户。


张伟(嘉宾):我来自云途半导体,云途半导体是一家专注于车规级32位控制类芯片的fabless公司,是小米产投投资的第一家汽车芯片公司;北汽产投、保隆科技以及汇川技术等也都是我们的产业投资人。同时云途也拿到了国内首个车规级MCU的功能安全产品认证证书,并且达到了100万颗的出货量。目前,云途已经有15颗芯片投入量产,出货的所有芯片都得到了主机厂的质量认可,所以我们也算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的一家创业公司。


目前国内大环境非常缺芯,尤其是我们做的这类芯片;单车用量是150颗到250颗左右,所以我们肩负的国产芯的任务非常重。当然我们云途也非常感谢国内的主机厂以及零部件厂商对中国芯的支持。


云途半导体部分产业投资方(图源企业官网)


余凯(嘉宾):大家好,我是来自于南京汇聚新材料的余凯,我们公司主要聚焦MLCC的上游材料和制造。我们公司在设立之初就在海外布局了一些上游材料企业的收购,去年收购了道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玻璃钛和导电凝浆领域的研发公司。我们在国内开展了介质陶瓷材料、玻璃态、导电极金属浆材料的生产研发和量产,经过资方增资之后,在南京投了8条MLCC的制造线,目前在通信和电源端已经有一些产业客户在积极导入。我们也有幸得到了包括阳光电源、上汽、中际旭创等一些产业方的认可,可能会在今年或明年把产能再拉大一倍。


许斌(嘉宾):我是来自武汉梦芯科技汽车事业部的副总经理许斌。梦芯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北斗定位导航卫星芯片的专业公司。我们公司的传统业务是测量测绘,但是随着自动驾驶深入发展,卫星导航芯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2020年汽车行业面临缺芯后,我们公司就把汽车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和前面几位相比,我们算是新兵,但新兵有新兵的好处:我们属于资源型公司,是北斗行业的国家队。所以我们针对行业特点,从比较知名的车企开始做起,目前我们从0到1的过程已经走完。后续有机会和大车企做配套的话,我们也有比较丰富的导入经验,也希望借助这个机会跟各个投资人去见面。


主播幻实(左一)许斌(左二)余凯(中)

张伟(右二)李爽(右一)


幻实(主播):各位都是国产车企的产品代表,当前汽车产品的国产替代现状如何?可以从你们自己所在的细分赛道讲一讲。


李爽(嘉宾):一款车载芯片从进入赛道到实现整个产品落地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在汽车行业做了十几年,以我的认知,以前可能真的需要24个月或者更长时间。而现在很多车厂和客户要求的研发速度已经加快很多,这对于我们这种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其实是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我们要满足客户产品技术上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自身的质量管控一定要跟得上。


目前我们在这两方面下了很大力气,首先我们从2020年开始广招贤才,每个月人员扩张速度非常快,从最开始创业的十几人,到目前上市阶段已经有300多人。在质量管控这方面,我们邀请了很多客户、专家和咨询机构,对我们整体的业务流程进行质量管控。大家都能感知到,目前的市场状况不容乐观。各个客户对我们公司的审核让我们公司的内功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幻实(主播):我想问您一下,以太网车规芯片国产化率的比例怎么样?


李爽(嘉宾):车载通讯领域中,以太网虽说也有十几年的历程,但它的渗透率的确没有那么高。从整车渗透率来讲,目前特斯拉是比较高的,大概有几十个节点。国内新兴的一些蔚小理的渗透率也比较高。裕太微作为后来者,更多是本土的一些项目,这些项目在整个汽车盘子里面大概占50%的份额。我们在这50%的份额中其实也就占百分之几,我们的进步空间还非常大,还需要继续努力。


2023年1-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图源网络)


工艺成熟后,市场突围该如何实现?


幻实(主播):刚刚李总提到,国产化突破一定要增加研发速度,做好产品的质量管控。我也想问一下张总,你们认为国产化提升的突破要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也请您给我们讲一讲目前您所在的赛道国产化的程度怎么样。


张伟(嘉宾):说到国产化,我们做国产 MCU的绝对是“风口浪尖”的公司。过去几年,芯片很火,相信很多人听说过20块钱的芯片炒到4000块钱以上的情况,大多都是我们这类芯片——MCU。在自给率的方面,真正国产芯片截至目前为止应该还不足5%。过去两年中,因为缺芯过于严重,导致一些车企和零部件厂商不得不选用一些半消费类或者是半工控类的芯片来代替车规级芯片,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得已的行为,因为从制造工艺、设计流程和产品性能上,消费类工控类的芯片都没有办法和车规级的比。


幻实(主播):所以这种被动元器件听起来简单,要做好并不容易,像晶振、MLCC都属于非常难做好的,而且也是日本灯国外企业比较成熟的赛道。下面有请许总,您对于这个话题有没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或者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许斌(嘉宾):针对梦芯这类芯片在汽车行业缺芯来说,它是有自己独到的特点的。


习总书记说过中国要发展自己的、独立的卫星系统,不能受任何国家的安全系统制约。中国的车企要走到国外去,用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肯定是最可靠的。无论是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还是马斯克的星链,都是从功能安全上去解决这一类芯片在市场的全球的应用,所以说中国发展这类芯片实际上还是要走面向全球的道路。


中国从去年开始已经慢慢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那么产品搭载的卫星导航系统必须适配全球,这也是我们芯片企业肩负的使命。缺芯对于我们来说是把双刃剑,好处是国产主机厂真正开始认识到国产替代的重要性,要给国产芯片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其实芯片在汽车行业面对的是一个非常不友好的封闭环境,但是把这种不友好的场景变成友好的场景,也是我们芯片公司自我提升的过程。


梦芯在卫导芯片领域其实起步比较早,但进入汽车行业相对来说比较晚,但是晚也有晚的好处,我们看得到前人踩过的坑,会尽量避免去踩。前面几位做32位 MCU的领域我其实是很了解的,整个产业的自给率可能不到3%~5%。我们这一类的芯片相对还好一点,是可替代、可持续的,主要针对全球卫星系统的一类芯片,而且我们的工艺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境界,我们选择40纳米工艺。把40纳米到22纳米这个区间的工艺做好做强,是我们的将来的机会。


幻实(主播):做好工艺之后怎样进行突破?


许斌(嘉宾):第一点是硬件设计本身,聚集国内的全球顶尖设计人才,包括梦芯的韩博士,他是全球最顶尖的GPS设计专家,是全球最早开始做GPS的一批人,有很扎实的技术功底。梦芯目前三百多人的团队里有两百多人从事芯片研发设计,包括软件算法设计。这方面的产出可能现在还看不到,但投入确实已经有很多。而且梦芯本身是一家聚焦国家战略资源行业的企业,所以它看到的信息跟政府的战略资源布局是相对一致的。


第二点就是产业的适用性,这需要包括在座的各位车企给我们机会去试错、容错。我们一方面不断地投入,另一方面通过车企给我们反馈的意见找到机会,实现双方的提升、真正找到我们的产品跟汽车行业怎么去做适配,这是我们的一些想法。


幻实(主播):最近我们在整个赛道里会看到一个词频繁地被提起,就是Chat GPT,我相信各位应该也都是像面对浪潮一样被这个概念洗刷。我也想请问回到我们汽车行业,尤其是车规芯片赛道,大家觉得在智能化时代下Chat GPT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或者是在哪些环节上会有一些新的变化?


李爽(嘉宾):作为一个后来者,我们此前更多是在看国外的友商在做什么。一个企业要看它会不会有更大的发展,要看他能做什么别人做不到的。裕太微从成立到上市用了六年时间,可以说是有很深的技术沉淀。我们目前已经在给客户做一些定制化的产品,同时肯定还要有一些自己的新想法。


从车载以太网来讲,我们量产了百兆、千兆,接下来我们会跟进国际友商,继续量产2.5G、5G、10G这样的芯片。我们参与了国内汽车行业的一些标准制定,也参与了国际上一些技术发展趋势标准的制定;我们时刻都在关注新兴技术的发展,也一直在做相应的技术储备。从行业技术趋势来看,我们做好了布局,在车载通讯上,我们的产品会更加多元化、丰富化。这也是我们跟随国际的技术发展趋势、并且从不同的赛道去超越和追赶的机会。


裕太微电子车载以太网布局(图源企业官网)


张伟(嘉宾):说到Chat GPT与汽车的交互,我个人有两个想法。我认为目前自动驾驶的研究重心还是在提高感知的能力,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方面上,我们希望人工智能带给我们认知层面上的提升。一方面我们希望它可以提升对驾驶员本身的认知,从而判断驾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危险行为,我觉得这是能够应用到我们驾驶员的安全行驶的场景中的。另一方面是对整车的认知;我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电影叫《人生路不熟》,里面有人拿了一部手机,就把整车的模型感知出来了。如果发生任何碰撞,车载芯片之类的硬件有任何可能发生的问题,感知层面的人工智能就会做出一些提醒。作为汽车硬件,虽然现在经常提到智能化,但最核心的还是安全。汽车行业永远是一个“安全先行”的行业,所以从安全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考虑怎样用人工智能提供更多的抓手来实现更加全面多元的数据收集,并提升使用者的认知。


余凯(嘉宾):电容市场是一个出货数量非常大的行业,我们可能是以亿或者十亿的数量级来出,所以在产品的一致性上需要有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过程。我们在自动化过程中也在与国内的设备厂商做一些开发,我们希望他们也能帮我们一起做处理,共同把产品的一致性做的更好。


就Chat GPT这个概念来说,目前在我们这个产业应用比较少,但我们觉得数据对我们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现在在尖端科技领域,我们公司与日本厂商中间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追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有一些积累,尤其是需要一些数据来支撑我们往前走。其实我们在台湾的开发团队也用到了一些大计算的技术去做材料开发前期的模拟,但真正应用在Chat GPT的场景其实还不多。


MLCC上游材料材料验证过程(图源网络)


幻实(主播):好的。听起来您现在已经开始用AI辅助计算来开发材料了,这种工具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余凯(嘉宾):主要还是由设备厂的一些软件部门来帮我们做,其实我们更多还是依靠他们。自身做的还是不多。


关注视频号,更多精彩。



Chat GPT对车载芯片影响几何?


许斌(嘉宾):对于Chat GPT我就说两点。第一,它的数据量确实非常大,做机器语言、神经语言学习的时候,对卫导系统有较大的帮助。目前,卫星导航在车辆的使用环境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些城市峡谷路线、隧道高架桥下面其实都还未百分百达成卫导。如果要真人真车上路模拟,成本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Chat GPT去模拟一些实验场景,由此解决很多场景的仿真、模拟费用的问题。


第二是在真实场景的虚拟现实化方面,Chat GPT也可以得到最直观的体现。梦芯做的这类芯片其实是为元宇宙做了一个雏形,包括为任何物体赋予时间和空间的属性,为虚拟物品去制定它的现实位置信息,所以我们借助这个场景能做到很多的模拟,这是目前Chat GPT对我们的影响。


幻实(主播):我最后再请各位聊一个话题,就是我们对未来的展望。我们以现在为时间点去展望未来两到三年的趋势,你们觉得会是什么样?


许斌(嘉宾):这就不局限于梦芯目前的卫导产品了,将来自动驾驶发展到高阶可能是多场景融合、多传感器融合;除了远距离的卫星导航自动驾驶,还会有中距离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从不同方位、不同的时间、空间节点上去做到自动驾驶。实现人、车、物的整体融合,真正做到人上车就休息,到达地点就开始工作这样一个方案。梦芯希望在这个场景下为车辆提供精准的位置服务,并且能在两到三年内与相关主机厂有基于L4级别的自动驾驶项目落地。目前我们与主机厂配套的普通导航产品其实已经都有了,还是期望基于L3以上的项目落地。


幻实(主播):看来许总觉得 L4很快就会实现了。


许斌(嘉宾):就现在来看的话,L4的时间轴应该还要往后推四年到五年。其实每一届车展能看到的只是未来两到三年的变化,2019年的时候整个上海车展还没有那么多辅助驾驶,2021年则是拥抱变化,那一年给我的感触是最大的,很多之前在传统汽车时代看不到的辅助驾驶产品在那年浮现了;而今年的车展基本上就可以看到辅助驾驶已经成为了标配,上车率越来越高。


展望未来,中国应该是更有希望快速实现自动驾驶场景的国家,但再怎么快要也要遵从“车是必须保障人的安全的行驶工具”这一基本规则。


余凯(嘉宾):做企业是要乐观的,不然企业没法往前走。有幸的是,我们在一个天花板比较高的行业里。虽然我们做被动件,但这个行业的替代率其实非常低,特别是中高端产品基本还是被外国垄断。即使国内的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可能每年在细分领域只有不到十亿或者十几个亿的营收,市场还存在几百亿的空间,所以我们觉得未来的空间非常大。另外,我们现在正处在从0到1的阶段,也就是材料的体系化开发阶段,我们在消费级和工业级已经成熟了,但是在车规级我们可能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要去验证;这个过程很难熬,但是在行业的毛利率非常高并且替代也很少的前提下,我们依旧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当然我觉得也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得到客户的支持之后,我们才能去把产品做得更好。


张伟(嘉宾):我们云途所处的赛道应该是非常难走的赛道,现在云途的产品大概能够覆盖整车MCU70%的应用场景;当然我们也希望进一步提高产品和产品线的应用覆盖率,同时我们要把自身的性能安全水平做到与国际品牌持平,这是我们未来2至3年的基本目标。


同时我们认为车作为第三生活空间,智能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尤其是对车内人身安全的监控和保障上,都需要MCU提供更多的数量、质量和性能上的保障,所以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我们希望在2至3年内我们的产品能更多地应用到我们新的智能化的场景中去,真正让我们国产的芯片在路上跑起来。


李爽(嘉宾):对裕太微来讲,未来两三年内我们会在产品布局上做生态整合。其实我们和国内的很多友商,包括云途半导体,也都有业务上的关联,我们也在做这种联动的生态圈。我们希望在未来两三年内,和国内的这些友商同仁们合力把车载领域的国产化率提高,也希望我们能把自身的内功做好,和大家一起来助力国产芯片的发展。


点击关注主播幻实视频号,

带你进入21世纪最贵的圈。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迅速扩张。随着中国正式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给国产芯片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国产车规芯片的自给率尚不容乐观,尤其高端芯片的国产替代仍然任重道远。在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风口下,国产车规芯或许只要再多得到一些信赖、再多获得一些支持,就能真正腾飞。我们相信,国产车载芯片弯道超车、逆势突围的时机就在前方,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点击图片可跳转至大咖谈芯声音合集,快来收听吧!


-END-


采访 | 幻实 编辑 | Tina 审核 | 超超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芯片揭秘

和我们一起****半导体产业


芯片揭秘芯片揭秘以芯片为源头,探讨以半导体为驱动的电子应用,如智能汽车、智慧能源、材料设备、智能制造等领域,通过产业论坛、行业聚会、合作对接、项目投资等方式,服务中国科技实现自立自强。 谈投资,聊项目,发心声,就来芯片揭秘!285篇原创内容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芯片揭秘,汇聚精英智慧,铸就IC人专属发声平台! 主流播客平台搜索“大咖谈芯”,更多半导体产业优质内容等你听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